2022年6月5日上午,“安师大法律史学系列读书会第六期”在bet36365路检测中心四楼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法学博士漫谈论文写作”。读书会以同学们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师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来为同学们的日常写作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与学习能力。此次读书会由李晓婧副教授主持,嘉宾为韩瀚老师、汪小棠老师和余秋莉老师。bet36365路检测中心法律史学专业的全体研究生、其他专业的部分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法史研究的本科生参与了本次交流会。
此次读书会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阶段是嘉宾分享论文写作心得,第二阶段是师生互动环节,第三阶段是老师总结。读书会开场,李晓婧先对三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此后进入嘉宾老师分享心得环节。首先,三位老师以多年学术研究的亲身经历,给同学们总结了学术论文写作中应当关注的问题。韩瀚认为,论文写作是一个他向证明的过程,一定要与他人交流,借他人的视角发现文章中存在的缺陷;关于选题,应选取适当的限定词以缩小题目范围;关于阅读,要先看后写、多看多写。汪小棠以城市建设为喻,将选题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开拓新地”,一类是“老城改造”,选题来源于阅读与观察,应当聚焦于同一领域;汪老师也强调了修改的重要性,他认为论文写作是实践理性,论文要给别人看,次数要足够多。余秋莉以其博士学位论文为例,总结了好论文应当具备的要素:写作语言要用专业术语,文中应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教科书式的共识性内容;关于文献综述,要做到会概括、能切入;关于框架结构,要注意逻辑、中心论点、研究主线,遣词造句等问题。
之后进入师生互动环节。现场的同学们踊跃提出自己的问题,讨论如火如荼。有同学提出论文笔记如何提炼有用的观点,余老师认为,要先阅读足够的文章,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韩瀚认为应先列出写作提纲,按照提纲去阅读文献。有同学提出注释的规范化问题,汪小棠指出,引用要追溯到最原始的资料,共识与事实不需要引用。关于论文选题,在场师生对真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如果一个问题不止一个答案,那便是真命题,反之则是伪命题,没有研究的必要。
最后老师总结环节,李晓婧对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非常赞同,并提出了自己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认识:第一,学术论文的生命在于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要重视跨学科研究,写作法学论文不仅仅需要看法学类书籍,也要以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第二,法学研究的方法有三种,文本考释、价值探索、社会观察。第三,做学问要有历史的眼光,否则学问做不深;要有现实的关注,否则学问做不实;要有比较的视野,否则学问做不大。感谢四位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出席,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学术盛宴!